English | 简体中文
作者: Annie Zhang
特别鸣谢: Ying, Winnie, Amy and Vincent
日期: 02/04/2017
说起毕加索(1881-1973),很多人会想起那些面部扭曲看似不成比例的人物画作和雕塑,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会是20世纪最重要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同样也想不通毕加索为什么在现代艺术史中达到了耸入云天的地位。
他是有史以来唯一个活着看着自己的作品被抬进卢浮宫的艺术家。
本次知识点就是要介绍这位大名鼎鼎的毕加索,介绍他的传奇,他跨时代的艺术思维和他在艺术史中的重要历史地位。
1881年10月25 日中午,在是位于西班牙南部安达卢西亚、地中海太阳海岸的一个美丽的城市马拉加,毕加索出生了。刚生下时,他没有呼吸,他的家人一度认为他是个死婴,然而孩子的一个叔叔萨尔瓦多确是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他深吸了一口雪茄对孩子的鼻孔喷了下去,刺激的雪茄雾仿佛打扰到了孩子的睡梦,毕加索就这样伴随着响亮的哭声来到了这个世界。
帕布罗.迭戈.荷瑟.山迪亚哥.弗朗西斯科.德.保拉.居安.尼波莫切诺.克瑞斯皮尼亚诺.德.罗斯.瑞米迪欧斯.西波瑞亚诺.德.拉.山迪西玛.特立尼达.玛利亚.帕里西奥.克里托.瑞兹.布拉斯科.毕加索
以上是毕加索的全名, 好长…应该承载着非常多的父母和家族的期望吧
他被许多圣徒和亲戚命名。“毕加索”其实是从他的母亲玛丽亚·毕加索·洛佩兹(Maria Picasso y Lopez)那里得到的。 他的父亲被命名为Jose Ruiz Blasco。
童年的毕加索非常喜欢画画,甚至传说他会说的第一个字是“笔”。他在马拉加度过了10岁以前的童年生活,这个拥有绚丽色彩的海岸城市给了毕加索无限的艺术灵感。说起绚烂的色彩的城市,不得不想起现代的悉尼,那明媚的阳光,沙滩,海,绵延的蓝山,长长的海岸线,还有那魔幻世界般的灯光秀。在这里成长的孩子是幸福地伴随着世间最绚丽的色彩成长的。
在马拉加的家对面朝梅赛德广场(梅尔塞德广场) 上种满了梧桐树,成了鸽子的栖息地,也成了毕加索童年的玩伴,陪伴他走路和说话,也自然成了他写生的对象。童年时期的毕加索就拥有极强的观察力和塑形能力,他画的鸽子生动逼真。由于多年后德国法西斯侵占法国,巴黎陷入黑暗。毕加索画了和平鸽,来表达艺术家爱好和平的信念。那只鸽子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象征物,成为他一生创作中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
关于这只和平鸽的雏形有一个关于战争的悲惨故事(1940),如果想了解可以查找一下。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毕加索又欣然挥笔画了一只啣著橄榄枝的飞鸽。当时智利的著名诗人聂鲁达把它叫做”和平鸽”,由此,鸽子才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
一个孩子的爱好和身边的环境是多么重要呀,他们喜爱什么就会观察什么,画什么,练习什么,对他们喜欢的动物,人物,景色,一遍又一遍的描绘,当你们发现他们描绘的事物慢慢的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多细节 这证明他们的观察力理解力和耐心程度在不断的提升。
1890年,9岁的毕加索完成了他的第一幅画作,名为《Le Picador》。
16岁时的作品《科学与慈善》
可以看到,毕加索到了16岁时画的已经非常成熟了,而毕加索之所以成名绝不是他这些看上去很成熟的作品,也许几幅自画像可以告诉 我们想要的答案。
可以看到毕加索的自画像真是几经变化,很多人可能就会问,怎么越来越看不懂了呢?他的早期作品有很多流派的影子,可见那时的毕加索正在摸索自己的风格,让我们看看毕加索自己是怎么说的。
“我的艺术创作中所使用的不同风格并非是一场进化,也不是什么离绘画的理想境界又近了一步……想要表达多样的主题,当然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这并不一定代表着进化或进步。只是说,人们要追随自己的内心表达,并尊重它们的表达方式。”
是呀,毕加索逐渐明白艺术追寻的真谛是一种本能的表达,如何表达和什么形式表达是可以随心而感的,所以他的一生在艺术上的成就是丰富多彩的, 在二十世纪初期开始造型艺术革命性发展的艺术家,在绘画、雕塑、版画及陶瓷上都有非常显著的成就,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
他热爱艺术, 喜欢钻研和思考, 敢于创新,证据就是他的作品的数量。据统计,毕加索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它们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6121幅。当然这么多作品需要大量的时间完成,他92岁去世,是个很长寿的画家。
毕加索的作品被分为几个时期:
- 1881—1900年 童年时期
- 1900—1903年 蓝色时期
- 1904—1906年 玫瑰时期(遇见自己的爱情)
- 1906年至1910年非洲时期(黑人时期)
- 1907—1916年 立体主义时期
- 1917—1924年 古典时期
- 1925—1932年超现实主义时期
- 1932—1945年 蜕变时期
- 1946—1973年 田园时期
可以看出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每一个经历都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它们都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在作品里。
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毕加索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位画家之首。全世界前10名最高拍卖价的画作里面,毕加索的作品就占据4幅。
对于作品,毕加索说:“我的每一幅画中都装有我的血,这就是我的画的含义。” 这句话真的是很精辟,当我们去完成一个作品的背后没有功利心,没有满脑子想着华丽的渲染,而是专注于作品本身,注入自身的情感,作品会自然流露出画家的自性。
也许是对人世无常的敏感与早熟,加上家境原因,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风格充满了早熟的忧郁,早期画近似表现派的主题。在求学期间,毕加索努力地研习学院派的技巧和传统的主题,而产生了象《第一次圣餐式》这样以宗教题材为描绘对象的作品。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派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他的才能在于他的各种变异风格中,都保持自己粗犷刚劲的个性,而且在各种手法的使用中,都不会失去本性的表达。
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可以从任何自己所爱的事物,风景,作品风格,提炼出自己所需要的灵感元素,融入自己的个性从而创作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一幅很负盛名的画作,被称为毕加索的蒙娜丽莎。毕加索用灰褐色调为当时在巴黎艺术家圈子里的著名人物格特鲁德·斯坦因画了一幅肖像。从画中可以看出毕加索深受非洲原始艺术的影响,强调几何造型,画像中的手是写实的,而脸却宛如非洲土著的面具。当时见到此画的人都十分惊讶,认为一点也不像斯坦因。对此,毕加索说了一句惊世骇俗的话:“总有一天,她会越来越像的她的肖像!”
30年后,斯坦因指着这幅肖像,对别人说:“瞧,他说得多么对,我现在终于长成这副样子了。”后来证明,正是这幅《斯坦因画像》成了毕加索从“粉红色时期”跃入“立体主义”时期的重要转折点,许多艺术评论家把这幅画誉为毕加索的“蒙娜丽莎”。
这幅画神奇的是斯坦因真的越来越像她的肖像啦,毕加索画为这幅画画了100多遍,这样的精益求精,倾注所有心力去画,画的是人物的个性而不是人物本身。
本人非常青睐毕加索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作品 (1910年至1914年)
立体主义(Cubism)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
一整片破碎的玻璃,每一块把它想象成一个照相机,在小提琴和葡萄的各个角度用这些碎片拍照 再重新组合成一幅画, 生活本来就是如此,然而毕加索把它延伸到肖像上。
他与布拉克制作出第一批拼贴画,其中费尔南德头像是把立体派元素运用到肖像上的的一个代表作。
这幅画毕加索画了很久的时间,看到这幅画真的很是震撼,不由得让我想起刚刚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作品 《三体》, 里面介绍了一种特别富有想象力的高级文明武器叫二向箔。这个武器把一切从三维立体降到二维平面。原著里 作者形容说这武器攻击时候像达利的画,我个人觉得毕加索的画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毕加索画的这幅肖像有些像雕塑,陷在在了被降了维的小切片表面的雕塑 。毕加索把所有3d 世界的事物和人物用他特有的方式表达在2d 平面上,每每看到他的作品都有种穿梭在多维世界的感觉。
还有一幅重要作品是毕加索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梵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这幅画就是毕加索1905年24岁时创作的《拿烟斗的男孩》。它曾于2004年5月在纽约索斯比拍卖行以1.04亿美元的价格被拍卖这幅画创造了当时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
斯比拍卖行高级副总裁大卫·诺曼对这幅画评价很高,诺曼说:“作品有着诗一般的意境,又是那样夺人心魄,所有人都被它深深吸引。”
当时毕加索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画中年轻的巴黎男孩被毕加索称为“小路易”,他常到毕加索的画室消磨时光,毕加索以他为模特创作了这幅《拿烟斗的男孩》。画中的“小路易”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烟斗,头戴花环,背景是两大束花,看上去颇有几分中国画的味道。“小路易”头上戴着个花环,专家们认为这是画作将完成时,毕加索临时决定加上去的,不过看起来也挺和谐增色。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在毕加索漫长的创作生涯中,他一度痴迷于雕塑艺术,并且尝试用各种手法,材料也是各种尝试包括传统的和非传统的。他的雕塑一直都没有出售属于毕加索的偏好。他也没有去学过雕塑,但是却在钻研雕塑的过程中打破陈规,无拘无束。毕加索非常喜欢自己的雕塑作品,私藏了其中的大部分,而且不给别人分享,像家人一样与其生活在一起。在他逝世后,这些雕塑中的一些成为巴黎毕加索博物馆最早的藏品。1996年,在巴黎举办的毕加索大型回顾展上,人们才得以一睹大师的雕塑作品。2015年 毕加索雕塑大展在纽约MoMA展出,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对毕加索的雕塑创作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公开展示,约展出140件雕塑,时间跨度从1902年到1964年,涵盖了毕加索整个创作生涯。本次展出的部分作品来自全美以及海外的公共机构和私人收藏,包括50件作品来自巴黎毕加索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Picasso–Paris)。
《吉他》(Guitar),硬纸板材料,毕加索在雕塑封闭空间传统中加入了负空间。也是在这个时期,毕加索开始创作静物雕塑,并且通过采用简单的手工艺,如剪纸,切割、折叠、编织等来制作作品。现代艺术的综合材料运用也是受毕加索影响,到今天毕加索的综合材料的运用影响了时装业,建筑业。
随后用涂色的金属片和铁丝做成立体块状小提琴和吉他雕塑. 首次陈列的六个形状相同的苦艾酒杯系列也体现了立体主义的风格。
Guitar, 1926 – Pablo Picasso
Pablo Picasso, Guitar, Céret, March 31, 1913, or later. Cut-and-pasted newspaper, wallpaper, paper, ink, chalk, charcoal, and pencil on colored paper, 26 1/8 x 19 1/2
Pablo Picasso, Violin Hanging on the Wall, 1913, Oil, spackle with sand, enamel, and charcoal on canvas
综合材料结合的运用给今天的孩子非常多的启发,他们通过剪纸,拼贴,涂色制作出的半手工半绘画的艺术品正我们的对艺术的追寻带入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毕加索和今天的教育,所以说毕加索的作品是跨时代的,他是20世界最伟大的画家当之无愧。
有一组创作一定要给大家分享。
我们可以想一想一个孩子的画从他们会用笔开始,先是些简单的线条,然后慢慢的开始看出是个东西或者人物(他们喜欢的才画),他们学了绘画以后开始慢慢的添加细节,是不是很像毕加索这个相反推导的牛的过程。
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由繁入简却是运用的过程,这需要大量的实践练习,观察,研究和想象力。如今的艺术已经不仅仅是绘画了,在绘画的背后需要强大的知识储备,知多见多作品才会丰富有内涵有底蕴。
之前Starry Arts 知识小册子有讲过一位抽象画大师 Piet Mondrain 1911年10月,已年近40岁的蒙德里安,第一次看到了毕加索和布拉克的立体主义画作,立即受到强烈震撼,之后他创作了他的纯粹的风格体系,成了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敏锐的艺术触觉让Piet Mondrain 从立体主义的画作中得到灵感。如今孩子们生活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可以很容易就欣赏到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家的作品。 今年五月梵高的作品会在墨尔本展出,这是现代社会给孩子们带来的福利,孩子们不会是在枯燥的学习中被训练,而是在艺术的摇篮中快乐抒发心中所想。当然无论学习什么都是需要勤奋的,艺术也不例外坚持绘画,随想随画,加上老师指导。让我们拭目以待看看新一代的艺术家在未来会创造出什么传世的风格个思想吧。